舍不下养鸽好邻居 拒绝“百万卖院子” | ||
宋作平和刘晓蓉夫妻是新疆塔城市水泥厂的普通退休职工,面对有人开价百万收购自家院子的诱惑,两人没有心动,只因舍不下几十年朝夕相处的邻居玛力亚一家。 本报记者/刘东莱 5月31日,记者走进塔城市哈尔墩社区的一个平房院子。曾经有人看中了这个院子,开出了一百多万元的价格。院子的主人宋家是普通的家庭,夫妻二人都是塔城市水泥厂的退休职工,这一百多万元放在眼前,明晃晃得耀人眼。 可两口子商量了一下,没卖,并且自此再没了卖院子的念头。“一百万是好,可我还去哪儿找这么些个好邻居呢?”在这个院子度过33个春秋的宋家女主人刘晓蓉说。 此时,丈夫宋作平不在,他的鸽舍坐落在院子里最显眼的地方。朋友和鸽子,是宋作平这辈子最看重的两件事物。当然,前提是不算刘晓蓉。 当刘晓蓉在1983年嫁给宋作平时,宋家已经在哈尔墩片区生活了21年。她一入门就发现,丈夫对鸽子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不仅宋作平,前院的阿里木·毛列提家在养鸽子,后面的帕里哈提·尼亚孜也在养鸽子,总之到处都是鸽子。 “他们要是把鸽子一起放起来,天空都被遮住啦!”刘晓蓉说。男人们乐哈哈地看着鸽子在天上飞,女人们可惨了。“不勤快,养不了鸽子。要喂鸽食,还要打扫院子,几天不扫,鸽毛鸽粪就是一地,哎哟,事情多了去了!” 鸽子在天上飞时,宋作平、阿里木等人在房顶上盯着看,光看天空不看脚下。看着看着,“扑通”,掉房下面了,再不就是“哐当”,掉菜窖里了。 古人张岱有句话,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!丈夫们对鸽子迷到这个份上,媳妇们也就知道管不了了。“养吧养吧,有个爱好也很好。”丈夫们盯着天空,媳妇们在院里嗑着瓜子,“养鸽子的人恋家,他得天天往家跑,不看咱们还得看鸽子呢!” 自从鸽子们变成同盟之后,刘晓蓉现在谈起养鸽也头头是道了。这群小小的精灵,将大家都连接在了一起。 “平房不像楼房,离不了人。鸽子呀,狗呀,花呀什么的都要人照看。”刘晓蓉说,“我们出个门,给邻居一说,根本不用担心后面的事儿。” 帕里哈提是宋作平从光屁股开始长大的朋友,两人的媳妇自然也成了好姐妹。玛力亚·卡德尔大姐爽朗的笑声可以传出好几条街,来她的农家乐吃饭的人每天至少三四桌,且不说饭菜的味道和分量都堪称一流,单就她快活的性格,就可以让人一遍一遍地回味。 玛力亚一手好厨艺,大拌菜、红烧鱼、大盘鸡等都是和宋作平学来的。“当年我儿子雪热拉提结婚,宋作平是大师傅,他做饭好吃,我就学了呀。”玛力亚俏皮地说,“那时候都年轻,我结婚早。没办法,长得太漂亮,花儿早早就开啦!” 刘晓蓉可也不示弱。在她学会炸馓子之前,每年的肉孜节,她桌上的馓子比玛力亚等人家要多得多,因为每家少数民族邻居都会给她端来一盘。“父母那辈就经常聚,一碟花生米,一盘皮辣红就可以谝到后半夜。”刘晓蓉笑着,“我们这一辈条件就好多啦,馓子、点心、各种热菜,我做的可不比玛力亚她们差。” 可抓饭刘晓蓉却搞不定。每次有贵客来要吃抓饭,她就会打个电话。不一会儿,玛力亚的小叔子艾斯哈尔·尼亚孜就带着自己的铲子、水瓢什么的进门了。 自己的东西用着顺手,即便这样,艾斯哈尔还是很紧张。每次都一边做一边祈祷:“一定要做好呀,一定要做好呀!”直到揭开锅盖的那一刹那,迷死人的香气从金黄的抓饭上扑面而来,他才会放下心。 “我就奇了怪了,他做的就是好吃。”刘晓蓉说,“趴到锅上看都学不会!”不过也没有关系,反正一需要做抓饭,艾斯哈尔就会来。艾斯哈尔一想吃饺子,就会推开刘晓蓉家的门。 “做饭做上几十年,光想今天要做什么就累死人。”刘晓蓉说,“不过,几个媳妇子在一块儿,这个说我要做什么,那个说我做那个,三两下就把好几天的菜单列好了。” 宋家夫妇就这样在哈尔墩绿绿的巷道中,在鸽哨嘹亮的回响中,在玛力亚的开怀大笑中,快乐地生活。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