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种最容易犯的毛病 | ||
赛鸽手爱鸽恋鸽之情,毋庸置疑。然,物极必反者,则大有人在。 现罗列二大软肋,请君鉴别。 一。重引慎配轻育。 引种时思前顾后,考虑再三,反复摸底,最终成交后欣喜万分。得鸽后激动不已,爱不释手。配种时,慎之又慎,思考多日,最终择配。接着日盼夜望,等待金蛋降生。蛋生后,又是提心吊胆,唯恐水蛋。一旦发现蛋有血丝,便万事大吉。接下来工作将交付保姆代劳,以为大功告成,从此便会有龙子龙女产生。其实,这仅是良好的愿望。 殊不知:育,是重中之重。 且不说吃奶像三分,仅是种鸽与保姆的待遇与重视层度也有区别。另外,真正的赛手,他们手中的王牌鸽有几个不是由亲鸽自育的?仅不过他们不愿将其说出来罢了(亲鸽自孵的好处,恕不赘述)。 更有甚者,有的人将引进的种鸽,当成蛋鸡,一窝接一窝的生蛋,顾量不顾质;也有的人,引种时求贤若渴,志在必得。一旦种鸽到手,闲置棚中很少问津;还有的人,见到奖鸽铭血就买,结果是满棚精英,赛时却没有出手王牌,这种收藏家式的鸽友,真是既浪费钱财,又浪费良鸽资源。 所以,赛鸽手应珍惜手中现有的种鸽资源,并用好用透手中真正好的鸽子。同时,让最好的种鸽自育最好的雏鸽! 谨记:赛鸽在质不在量。宁少勿滥、宁精勿粗! 兵法云:兵不在多而在于精,将不在勇而在于谋。赛鸽比赛要的是速度! 而速度则是从精养细育严训中来!! 二。过份信赖奖鸽的父母鸽 能幸运的拥有获奖鸽的父母,确实令人高兴。但是,如果以为从此便有了黄金配对,则是大错特错。 倘若,再死盯住这对英雄父母,年复一年的育种参赛,则错上再错。 相信遇到过获奖鸽父母都在的鸽友,都有一些体会:就是再用获奖鸽原配父母育种参赛,前二年会好点,但成绩总不如刚开始获奖鸽的好!且每况愈下,纵使你使出浑身解数调整和维护父母鸽状态,但结果并不如意。 其实,道理很简单:在追求速度的赛鸽竞技场,认小不认老。同理,在种鸽方面也应倡导种鸽年轻化! 俗说:抱着老鸽玩是赛鸽手的真正陷井!而抱着曾出过奖鸽的父母鸽玩,是获奖者一道难以愈越的鸿沟! 想一想:正是由于奖鸽父母在手,使我们浪费多少获奖鸽的大好时光?它们有的被轻易出手、有的被反复参赛而不作种、有的被作为社交赠品而客居他舍…… 笔者成绩虽不出众,但逢赛也必有斩获。除幸运外,大概也与每年必用获奖鸽作育有关吧? 当然,奖鸽的父母鸽要用,不过其子代应更多的用来掺血育仔,然后再用它们的子代们去披挂上阵,结果也许会更好些!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:理论永远屈从于实践,有本事天上见! |
||